
從戈壁到能源產業(yè)這顆閃閃發(fā)光的星——黨員:劉斌
夢想有多遠,道路便有多長,行將致遠、終有所獲,一路走來,有著太多刻骨銘心的記憶與值得品味的經歷,茫茫戈壁錘煉他骨子里的頑強與倔強,不同崗位經歷讓他積淀了豐富的技術與管理經驗、帶出一支高素質職工隊伍。今天,讓我們一起走進長虹新能源公司優(yōu)秀共產黨員、退役軍人、電池包裝部部長劉斌的世界,重拾他“鐵馬冰河入夢來”的軍旅經歷,品讀他剛毅果敢、好學愛拼的人生。
1983年,國家首次嚴打掃黑除惡的影視在三臺縣輝坪鄉(xiāng)文化站播出,在文化站工作的爺爺帶著他觀看了國家打擊黑暗勢力的電視實況,視頻中,那忠誠勇毅、威武凌厲,與犯罪分子殊死搏斗、不怕犧牲的武警戰(zhàn)士精神深深的吸引了他,從那時起,要當兵特別是武警兵種的愿望便在他心里生根,武警戰(zhàn)士是那樣威武神奇的存在,自己也要做這樣的人。
當時政策規(guī)定,年滿17周歲,體檢政審合格,符合相關要求便可應征入伍。于是,1991年,剛滿17歲的他在征兵通知發(fā)出后便第一時間報名,完成了所有體檢項目,卻告知自己所在區(qū)縣被安排的是炮兵,他選擇了放棄,自己的理想是與犯罪分子近距離做斗爭,為此愿意再等一年。轉眼來到1992年,他像去年一樣報名應征,很不巧,這次區(qū)縣被分配的森林武警,仍不是自己理想的兵種,扛起槍、與敵人殊死較量方顯男兒本色,他又一次放棄。懷揣夢想,終于等到1993年的征兵告示如期而至,這次,是邊防武警的招募,這不正是自己理想的兵種么?可以和暴亂分子近距離接觸,維護祖國的大好河山。經過報名、體檢、家訪及政審層層篩選后,他如愿以償,踏上邊防武警戰(zhàn)士的征程。
懷揣著天真和好奇,帶著參軍的榮光跟隨大部隊一起,經過7天6夜的長途跋涉,劉斌和戰(zhàn)友來到新疆克孜勒蘇克爾克孜自治州武警邊防支隊。這里西與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坦兩國接壤,南與喀什地區(qū)毗鄰,地跨天山山區(qū)、帕米爾高原、昆侖山山區(qū)及塔里木盆地邊緣,干旱少雨,來到部隊,著實讓稚氣未脫、天真好奇的他遇到了人生最嚴峻的挑戰(zhàn)和考驗。
四川到新疆,飲食和自然條件有著極大差異,新疆沒有四川人愛吃的白米飯,氣候條件更是極端惡劣,戈壁灘上,極寒與酷暑并存,晝夜溫差大,紫外線極強。就是這樣的天氣,卻要經受更為艱苦的軍事素質及體能訓練,首先是為期三個月的新兵集中訓練,在這里,射擊、五公里越野、擒拿格斗是每天必訓的項目,每天都是生存極限的挑戰(zhàn),可困難沒有難倒他,反而讓他意志更加堅定、想改變自己的愿望愈加執(zhí)著,因對部隊各種項目的熱愛、自己的理想也愈加清晰,讓他在淬煉中迅速成長,各個軍事訓練科目都取得了優(yōu)異的成績。
三個月的集中訓練鍛煉了他的身體素質,同時,因會總結、善思考、勤鉆研,他受到上級的重視,對未來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。新兵的結業(yè)典禮匯報表演讓他至今記憶深刻,在典禮上,他們新兵連進行了匯報表演,也是在那里,他遇見了來自四川萬源的支隊長,隊長在各項表演實操中發(fā)現(xiàn)他具有特勤的潛力、值得培養(yǎng),就這樣,在300余人的新兵隊伍里中,他被選到了為數(shù)不多的特勤中隊(特勤中隊是需要隨時準備戰(zhàn)斗和執(zhí)行特殊任務的第一梯隊),在這里,他度過了人生中最精彩也最膽戰(zhàn)心驚的時光。
進入特勤中隊后,每天更是高強度的團隊及單兵作戰(zhàn)訓練,在這里,老兵和新兵一樣,隨時都是警備狀態(tài)、要經歷各種嚴峻的挑戰(zhàn)和生理極端訓練,他沒有退縮,反而愈加奮勇,在野外生存訓練、擒敵格斗及精準射擊等科目中,苦練技術、潛心鉆研,準備著第一次出頭的機會。
那是1994年9月,當支隊接到新疆總隊每三年一次軍事大比武的命令時,支隊對訓練隊、特勤中隊、警衛(wèi)排以及所有勤務人員經過了層層選拔,憑借嚴明的紀律、過硬的軍事素質,他和來自甘肅、新疆的兩個戰(zhàn)友在隊伍中脫穎而出,通過集中強化訓練,支隊派他們作為代表參加新疆武警邊防總隊的大比武,經過三人團體對抗賽,個人單兵作戰(zhàn)等科目的比拼,穩(wěn)打穩(wěn)扎,憑借細致周密的團隊部署、英勇果敢的單兵作戰(zhàn)技能取得了團隊二等獎及個人三等獎的好成績,這也是支隊連續(xù)兩年落榜后取得的最好成績。
服役期間,他也曾多次參加維護社會治安和新疆邊防維穩(wěn)行動,1995年8月,阿克陶鄉(xiāng)發(fā)生局部暴亂,作為武警特勤中隊的他當仁不讓,與戰(zhàn)友一起參與此次維穩(wěn)處突行動、數(shù)次與社會犯罪及暴恐分子作殊死較量,成功完成處突任務,抓獲暴恐頭目及部分暴恐分子,支隊還安排他及戰(zhàn)友與公安一起完成了一項特殊的公審任務,憑借著出色的表現(xiàn)及業(yè)績,1995年,劉斌被支隊記三等功一次,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回憶部隊生活,總是繞不開軍事訓練和政治學習兩個話題,在那里,每年4月到10月都需要士兵輪流到邊界線巡防(11月到次年3月大雪封山),防止偷渡和違法人員越境,每月輪一次,一巡就是一周,需要每名士兵自己帶上帳篷和干糧隨地駐扎。正是革命軍隊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、嚴格的管理、嚴密的組織紀律和高強度的軍事訓練,完全濾去了劉斌身上的天真和好奇,磨礪了他的性格和意志,練鑄了堅強體魄和素質,讓他成為一名真正的武警戰(zhàn)士。
1997年7月,因家庭和其它原因,劉斌同志退伍轉業(yè)被政府安置到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配套中心工作,這是一個由軍人到企業(yè)職工的一個轉變。由于配套中心主要職責是按計劃為所有的彩電,空調、DVD生產線配送電子元器件和部品,型號眾多,特別是電解電容以及三極管等元器件,外形差異不大,只是功能和功率區(qū)別,這就需要非常細心。初來上班的他什么都不懂,看到眼前復雜的電器元件,也曾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、對自己是否應該退伍產生質疑,但辦法總比困難多,得益于喜愛傳授、熱衷分享的老班長帶領,班長見他無從下手的樣子及工作中一大堆的困惑,對他進行了細致的開導和經驗傳授,自己也發(fā)揚部隊那種愛學敢拼的精神,利用一切時間學習配套電器元件的型號、功能、功率以及對所配套的產品起什么作用,熟記這些元器件及部品配套到哪些生產線。為了能夠盡快掌握及熟練的為下工序服好務,工作中他每天主動和搬運工一起對配套好的物資進行登記,裝柜轉運,盤點,在師傅及同事的指導下,他學習近兩個月就能獨立開展工作,并達到熟練操作水平,他始終堅信,只要軍人的意志在,什么困難都不是事。
2002年,由于集團公司對下屬分公司整合,他被調入電池事業(yè)部,主要從事民用普通電池生產,而所生產工序全部都是日本進口設備。以前配套不需要任何設備,只需要動手動腦加責任心就夠了。此時他又面臨一個全新的產業(yè),所有一切又得從零開始。但他他沒有退縮,而是更加堅定和執(zhí)著,有了部隊的淬煉、也有了一次轉業(yè)的經歷,他相信,這次轉行也定能成功。在公司領導執(zhí)著,敬業(yè),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風引導下,通過師傅以及同事、技術人員不厭其煩的精心指導下,在設備故障時多次對設備進行拆解并重新組裝,從中掌握設備的內部結構及故障排除,通過自己不辭辛勞、刻苦鉆研,他從一個十足的外行快速成長起來,能夠熟練地對設備進行操作,并且能自行排除一切故障。2009年他擔任掛卡班班長,當時的掛卡班是大家眼中的臟,亂、差班組,設備老舊、人員結構差異大,到崗后,他首先通過對人、設備機的分析梳理,制定人員管理規(guī)則及生產獎懲措施,實行差異化末位培訓機制,通過考評合格再復崗等手段,有效提升了員工工作激情及效率,近一個月的實施改善,員工積極性高漲,工作由被動變主動了,效率提升近30%,產品品質得到了質的提高。
由于生產、銷售規(guī)模不斷發(fā)展壯大,2016年10月公司成立電池包裝部,下設包裝一工段、二工段共兩個工段,8個班組、4家外包公司,員工由原來的約100人左右增加到近500人,占公司總員工近70%。憑借前期出色的帶班業(yè)績,領導安排他擔任包裝部部長,這是一個不小的跨越,管理難度相當大。人數(shù)眾多且人員年齡結構、員工素質差異較大,加之產品包裝種類繁多(近3000品種),故他堅持七點到廠,深入一線與員工并肩作戰(zhàn),通過不斷地與班組長及基層員工溝通交流,對工位及人員配備進行了全方位了解,掌握了第一手的生產信息及原始數(shù)據(jù)。在生產中把自己當作一名普通員工,管理上把自己當一位總協(xié)調員,每天他都堅持提前學習包裝規(guī)格說明書,與員工一起實操并給予指導,對生產中涉及的人、機、料統(tǒng)籌配置,前期每天忙到晚上八點左右才回家,通過一段時間的親歷親為,所有員工的技能特長,產品包裝狀態(tài)深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,這為后續(xù)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2021年,圍繞公司“靶向降本,提效降本”的總體思路,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,電池包裝部結合實際情況,對包裝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(huán)進行分析及徹底梳理。通過優(yōu)化改進設備,提高設備穩(wěn)定性,加強設備維護保養(yǎng),提高設備操作人員技能水平,加強設備故障處理能力等具體措施,包裝貼標設備速度由560只/分鐘提升至620只/分鐘,效率提升10.7%;9V組合生產線產量由1.5萬只提升至1.7萬只,效率提升13%。同時,全方面對設備實行技改技措,2021年電池包裝部自制自動收集機、大二號翻盤機實現(xiàn)在線一次熱縮成型,自動掛卡機、高速貼標線機械手自動上料等項目均在年內完成驗收并投入使用,通過系列舉措,電池包裝部21年總體效率提升了31.17%,滿足了員工所有節(jié)假日休息,21年員工平均假期在20年基礎上多28天。
多年的崗位歷練與成長,讓他崗位經歷越來越豐富、人生的發(fā)展的路徑更加寬闊,在崗位實踐中也取得豐碩的成果。2016年、2019年他先后獲市國資委黨委表彰優(yōu)秀共產黨員,2018年被控股集團評為二星級工匠,2020年、2021被控股集團評為安康杯競賽活動先進個人,2021年獲新能源公司卓越管理者;所帶班組獲2016年、2017年控股集團十佳班組,團隊獲2018年、2021年新能源公司優(yōu)秀團隊。
榮譽的背后,離不開自己的努力,離不開部隊期間錘煉的優(yōu)秀品質,更離不開家人的支持。妻子張春為支持丈夫事業(yè)和照顧年邁的父母選擇將愛留給小家,贍養(yǎng)父母、教育子女妻子義不容辭,他老覺得對不住妻子,所以工作之余,劉斌總會為家人做上豐富的美食,陪父母聊天散步。作為一名退役軍人,他以這樣的信條要求自己:在崗位上我不把私人情緒帶到工作中,在生活中我也絕不把外部的煩惱帶回家庭。正是這種承諾平衡好了他的工作和生活,也因為丈夫的坦蕩率真,妻子張春這樣評價自己的家庭生活“我們在生活上相互關心,懂得彼此包容感恩,能進行換位思考,故生活總能滿滿當當且充滿歡喜”,2021年,劉斌的家庭被控股集團評為“最美職工家庭”。
撰稿:新能源公司 劉斌 曹容
編輯:曹容
審核:秦塵林 張瑩瑩